油水分離的方法
工業生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污染物,其中廢氣和廢水是最大的污染源。而復雜生產環境產生的含油廢水是其中較難處理的一項,企業需要耗費大量的成本去處理才能達到污水排放標準。
目前國內對含油廢水主要有以下一些處理方法:
1、密度差原理分離法
2、氣浮法:氣浮法技術的使用的工作原理是通過用氣泡來粘附水中所有的懸浮物,讓其通過氣泡的力量將其拉起懸浮到水面上,從而達到能夠使得含油廢水中的油和水達到分離狀態的一種含油廢水的處理技術。在氣浮法中,可以用于水中固體與固體、液體與液體以及溶質中離子等多種狀態的物質分離。
浮法最為主要的一個特點就是效率較高,因此在目前的含油廢水的處理技術中,氣浮法是使用范圍最廣的一種含油廢水的處理方法。按照氣泡所產生的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將氣浮法分為鼓氣氣浮、加壓氣浮和電解氣浮等目前階段,對于氣浮裝置的改進和溶氣系統的優化,是氣浮法研究的主要方向。關于氣浮裝置的改進,陸斌采用兩級混凝氣浮-生物接觸氧化工藝處理含油乳化液廢水,提高了C O D和油的去除率;而對溶氣系統的優化,王振歐采用噴射溶氣同流浮選工藝處理含油廢水,據其研究結果表明,運用此種方法效率大大提高并且效果明顯。
3、絮凝法:絮凝法針對的含油廢水的處理是一種更加具有針對性的處理方式。絮凝法的處理對象是乳化含油廢水,其工作原理是通過乳化油分散的微粒絮凝而達到油水分離。絮凝的過程也就是乳化油處理的重要組成過程。絮凝法在含油廢水中的使用,其日后的研究方向是更加新型的絮凝劑的開發和使用,針對這樣的發展方向目前國內學者也都做出了不少的努力。其中,楊永哲等人所進行的實驗是比較成功的,他們改進了復合堿式氯化鋁在處理含油廢水中的應用,在最終結果的反饋上,絮凝劑在使用過程中所產生的雜質有很大程度上的降低,并且在他們的實驗過程中,所消耗的物質資源較少,費用也比較低。這項實驗是較為成功的,但是如果將絮凝劑拿來處理分散油及乳化油也并沒有想象得那么簡單,還是需要加入很多其他的輔助材料來幫助處理才能夠達到較為完善的含油廢水的處理效果。
4、吸附法:吸附法作為一項以技術作為主要指導的含油廢水的處理技術,近幾年來得益于技術的飛速發展,因此使其在含油廢水的處理方式上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吸附法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加大吸附劑的表面積,來使得溶解油和其他溶解的有機物吸附在其表面,從而達到油水分離的目的。吸附劑一般分為炭質吸附劑、無機吸附劑和有機吸附劑。在各種不同的吸附劑中,活性炭的使用范圍是較廣的,同時也是含油廢水處理效果較為明顯的。但是活性炭本身作為一種資源,其資源含有量是固定的;其次,活性炭在應用于含油廢水的處理過程中,會給費用帶來負擔,因此也就使得吸附法在真正的實踐運用中會遭遇到很多的難處。針對吸附法的這些特點,目前和以后吸附法的發展趨勢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創新出更加高效的吸附材料,另外一個方面就是進一步降低新型吸附材料的經濟成本。一個是從材料本身性能得到提升的角度上來進行研究,通過開發出新的填充劑的方式來使得吸附的效果達到最佳。另一個是通過開發出新的吸附材料來降低現有的經濟成本。不論是哪個方面,都是為了更好地促進中國含油廢水處理技術的加強和實際工作的推行。
5、生化法:生化法指的是通過利用微生物生化作用去除有機物,可分為好氧處理和厭氧處理,有活性[污泥](http://www.h2o-china.com/news/field?fid=5)、生物膜和氧化塘等不同的處理形式。生化法因為其本身所具有的優勢,使得生化法的應用在國內外都廣受歡迎。但是生化法也存在一些缺點需要得到進一步的改善,比如說水質變化和沖擊負荷較低、容易產生污泥膨脹,且廢水中含油物質的種類和含量變化本身對生化處理的效果是什么樣的也會有很大的影響。這一點,在國內學者的相關研究中也能夠看到。因此針對生化法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主要是集中在如何在保持原有優勢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生化法的含油廢水的處理效率,并且減少生化法所帶來的含油廢水處理中會出現的各種問題。